【瞰潮】翠亨新区:打造万亩联动空间,作答一体化融合
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距离正以肉眼可见的方式不断“缩短”,深中通道海域引桥所有箱梁架设工作已完成,钢桥面铺装正式启动,项目土建工程进入收官阶段。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进入最后500天倒计时。通道西端登陆点——中山翠亨新区正抓住这一“窗口期”加快布局。
近日,翠亨新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黄坤明、省长王伟中到中山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翠亨新区提出围绕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规划等六个方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深中通道和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建设双重利好的加持下,如何示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翠亨新区正在作答。
“20+8”ד4+X”
深中产业联动不断结出新成果。
2月1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山服务基地在中山翠亨新区揭牌,基地成立后将致力发挥深交所专业优势和中山产业优势,共同挖掘中山市上市挂牌企业资源,开启了“深圳金融+中山产业”的联动新模式。
深中联动,翠亨新区是“主战场”,金融领域也不例外。2022年,中山出台《中山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翠亨新区充分“用好深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的资源外溢”,打造“西湾科创投融中心”。同年中山出台《关于推动金融支持翠亨新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科创投融中心的行动方案》,支持翠亨新区探索与前海共建金融合作示范园、推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山服务基地、建立“东岸风投基金+西岸制造”科创融资协助机制、率先落地落实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等。
金融业的联动是翠亨新区引领示范深中产业联动的缩影,目前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已引进超过30个深圳企业和项目,其中包括中广核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核能研发基地等一批标杆项目。
深中产业项目正在翠亨新区串珠成链。对标深圳“20+8”产业集群,翠亨新区提出了“4+X”的产业主架构,推动深中产业链深度协同。这种“链式”协同已初具规模,深圳“20+8”与翠亨新区“4+X”正激发出两地产业的乘数效应。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目前翠亨新区已引进来自深圳的半导体领军企业江波龙公司,后者已在翠亨新区建设存储产业园。去年,翠亨新区再引进半导体标杆项目——由庄严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湾区芯城”项目,项目计划引入省级集成电路研究院,打造湾区集半导体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产业园区为载体,连通深圳中山两地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科创链正逐步壮大。此外,翠亨新区还牵头与深圳氢能源产业圈成立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形成了“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的产业全链条联动格局。
深中联动的实践通过一个个项目落到实处。近日,中山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E-48地块正式摘牌,地块被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中山市新益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竞得,这是翠亨新区2023年第一宗新购地类增资扩产项目。
重大项目接连落地,为新区发展注入了动力,但也带来了空间焦虑感。在土地碎片化和工业园区低效等瓶颈制约下,“项目等地”现象逐渐常见,这也为深中产业联动造成阻碍。
“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承接深圳等东岸资源就无从说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也无从说起。”中山市委副秘书长、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梁克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开拓高质量发展空间的重要性。
2022年,翠亨新区打响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全年整备土地近1300亩。2023年,新区“工改”力度前所未有,整备盘活更大的产业空间。
这是一场产业空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攻坚战。翠亨新区“工改”将与中山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相结合,以“工改”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目前,翠亨新区正结合横门工业区低效工业园改造工作,同步启动建设翠亨新区清洁能源产业园,园区改造后计划引入清洁能源上下游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年产值将达到8亿元以上。而瞄准深中产业联动,翠亨新区正谋划整合南朗工业区等多个低效工业园和周边产业用地,打造万亩级深中协同产业集聚区,为深中联动打开更大空间。
这也是一场城市功能空间优化的攻坚战。翠亨新区“工改”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结合“工改”协同开展旧村改造等相关工作,通过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交通、社区服务和城市景观等工作,打造更优城市形态。
一桥飞架,深中通道首先连通的是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环境。作为中山面向湾区的门户,翠亨新区建设发展要空间,更要与“门户”匹配的环境。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强调,翠亨新区是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主阵地、珠江口东西岸融合发展的桥头堡,要立足更高要求,高站位、高标准、高水平谋划和建设。既要对标世界一流湾区提高建设标准,又要充分彰显自身宜居宜业宜创新特色,把翠亨新区打造成为“黄金内湾”的一颗璀璨明珠。
对标深圳前海,翠亨新区城市环境仍存在“势能差”,城市环境建设成为翠亨新区探索深中联动的一门“必修课”。
最近两年,翠亨新区城市建设展现出足够的高度和速度。去年,翠亨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年度产值突破35亿大关,基础设施招标体量进入全省前十;未来大道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翠湖公园和中心河公园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并成为中山的新晋网红打卡点;“美好翠亨”计划深入实施,新增绿化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建设提速、提速、再提速,环境美化、美化、再美化,十年一城,破茧成蝶,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在伶仃洋畔加速崛起。
翠亨新区城市空间还有不少“留白”,环顾湾区,这样的“留白”空间更显珍贵。对于这些城市“留白”,翠亨新区更愿意“放慢”脚步。翠亨新区以国际竞赛的方式,先后开展了跨茅龙水道桥梁、翠湾文化艺术中心、翠湖体育中心等城市配套设施创意方案征集工作,以更加开放和精细的态度推进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具“国际范”。
除了配套设施等硬设施,“软环境”也是深中联动的重点。梁克表示,翠亨新区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全力打破与深圳在制度机制、城市文明等方面的“软环境”落差。
营商环境一体化联动已有了具体探索。翠亨新区是中山市首批探索实施深中“跨城通办”的镇街之一,目前已与深圳龙华区、宝安区开通“跨城通办”事项超过200项,深圳企业和市民在翠亨新区就能办理“家乡事”。未来,翠亨新区还计划与前海探索人才职业资格、职称等事项互认,实现更多“跨城通办”“湾区通办”,打造深中无差别营商环境。
编辑:连婉晴
副总编辑:李嘉豪
总编审:王锡炎
信息来源:南方+
(推文素材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转载“翠亨新区”公众号原创内容,请联系编辑取得书面授权!)
往期
回顾